01. 遇見事情時三觀一致
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和他丈夫趙明誠很相愛,他們家世匹配,興趣相投。
平時倆人一起談論詩詞歌賦、整理書畫金石,連消遣都是賭書潑茶這樣的文雅活動。 看似天造地設的一對,也有不如意的地方。
趙明誠的氣節和擔當遠不如李清照。
李清照少女時就曾寫詩借古諷今,勸諫宋徽宗不要寵幸奸臣。
趙明誠卻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。 趙明誠當江寧知府時遇到叛軍來襲,接到消息時他沒想著抵禦敵軍,反而一個人偷偷避開下人,帶著繩子從城牆逃跑。
幸虧群龍無首的下屬們沒有自亂陣腳,大家一起布局合力解決了叛亂。趙明誠也因此事被革職,丟了烏紗帽。
趙明誠回家後,李清照雖然沒有因為此事和他爭吵,但是仍然看不起他逃跑的行為,開始冷淡疏遠他。
後來,倆人因為戰亂往江西方向逃亡時,路過烏江。
李清照感慨西楚霸王的英雄豪氣寫下《夏日絕句》,「生當作人傑,死亦為鬼雄。」
詩句比直接的言語更扎心。
趙明誠自覺悔愧難當,一直鬱鬱寡歡,不久急病發作而亡。
相愛容易,相處難。
就算是門當戶對意趣相投的愛情,真正落實到生活的煙火日常里才能看到倆人三觀的不同。
三觀不合的倆人,相處得越久,越會發現很多問題無法溝通和調和。
而三觀一致的倆人,不需要太多的言語就能明白彼此的心意,互相支持鼓勵對方。
作家巴金和他的妻子蕭珊,緣起於文學。 巴金出生於封建大家庭,為反對包辦婚姻十幾歲離家出走。
他遇見蕭珊時已是而立之年,而她還是青春年華。
他們衝破年齡的顧慮和家庭的阻撓走到了一起,倆人一起經歷了戰火的洗禮,四處奔波,共同度過了艱難歲月。
結婚時,他們商議辦一個節儉樸素的婚禮。
巴金借了朋友在桂林灕江東岸的一間房作為新房,倆人簡單地做了一桌菜就算是酒席 婚後巴金也沒有用家庭婦女的身份束縛蕭珊,一直鼓勵她學習工作。
蕭珊學習俄文,翻譯了《阿霞》《初戀》等小說,巴金也將倆人的感情經歷寫進了《寒夜》。
蕭珊因病去世後,巴金在《懷念蕭珊》里深深地表達了自己對蕭珊的感情。 「
在我喪失工作能力的時候,我希望病榻上有蕭珊翻譯的那幾本小說。等到我永遠閉上眼睛,就讓我的骨灰同她的摻和在一起。」
對自由的追求和對壓迫的反抗,讓他們走到了一起。
堅持不斷學習,自立自強的相同看法,讓他們在經歷了苦難後淬鍊出了更深厚的感情。 相同的三觀是倆人婚姻幸福的根源。
艾米莉·勃朗特說:「不論我們的靈魂是什麼做成的,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樣的。」
三觀一致就是倆人從靈魂深處都是一樣,無論遇見什麼樣的事情,他們都能攜手並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