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朝,是中國最強大的王朝。對內,唐朝經濟發達、人口眾多且包容開放,將中國封建政治推向了頂峰;對外,唐朝在對抗胡人的戰爭中屢戰屢勝,開疆拓土,甚至將大唐的國土一直推到裏海彼岸。
但在很多人看來,唐朝也是個晚節不保的王朝。特別是安史之亂後,唐朝的國勢出現了天崩地裂一般的衰落。經過八年的平叛戰爭,人口由鼎盛時期的5200萬,下降到不到1500萬。與此同時,安史叛軍餘部仍然在河北興風作浪,最終掀起了持續100多年的藩鎮割據。而在朝廷內部,唐朝皇室同樣承受著宦官專權、牛李黨爭等亂局的困擾。
而趁著唐朝的衰弱,周邊被唐朝壓制的國家紛紛興起,大肆侵吞唐朝國土,並形成了三個世界級的強國——吐蕃、回紇與南詔。
首先是吐蕃,這個興起於青藏高原的強國,從唐朝初年以來,便是中原政權的強敵。唐朝應對其他遊牧政權時,幾乎無往不利。但面對吐蕃,卻經常吃癟。
從當時的氣候來看,整個世界處於溫暖時期。因此青藏高原的氣溫要遠超其他時期。與其他游牧民族不同,吐蕃不僅僅只有畜牧業,同時他們還會經營農業。因此其韌性和人口,要遠超突厥、回紇都遊牧政權。
安史之亂前,吐蕃與唐朝打得有來有回,兩國在西域以及我國西南地區展開激烈爭奪,互有勝敗。唐玄宗繼位後,開始實施節度使制度,將前線管理扁平化。這樣的新政策一度改變了唐蕃邊境不利的軍事形勢,唐軍成功將強悍的吐蕃人死死壓住。
然而安史之亂後,唐蕃邊境卻發生了劇變。當時河西、西域以及朔方邊軍都被調往關東,與安祿山的叛軍交戰,因此河西、隴右到西域的廣大地區都十分空虛。
因此吐蕃趁虛而入,先攻占了河西與隴右,使安西都護府成為一片孤島。數十年後,安西都護府的唐朝精兵皆已老邁,吐蕃趁勢鯨吞了整個西域。此時吐蕃的國土面積,已經達到了驚人的800萬平方公里,人口也超過800萬,步入了極盛時期。
在歐亞大陸,吐蕃贊普的威名直抵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。吐蕃不僅向東與唐開戰,向北與回紇開戰,向南與南詔爭鋒,向西還與阿拉伯帝國交戰。各條戰線均取得了優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