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. 同頻
房琪說:「人這一生,不是為了要滿足每一個人,而是為了找尋和自己同頻共振的人。」
對此深以為然,很多時候,我們所尋找的就是一個能夠與之傾心交談的伴侶。
兩人一起在這個偌大的世界裡溫柔相伴,進而化解人生旅程的孤獨。
民國才女林徽因之所以拒絕浪漫多情的徐志摩,因為她深知,徐志摩是單純的理想主義,他喜歡的並不是真實的她,而是想像出來的她。
理智又清醒的林徽因知道,徐志摩的浪漫和癡狂並不能撐起柴米油鹽的生活,因為生活不是理想,她無法接受一個始終活在理想中的人。
兩人漸行漸遠的根本原因,其實是頻率不同罷了。
林徽因最終選擇了和她同頻的梁思成,兩人都對建築有著濃厚的興趣,於是結為夫妻,奔赴美國學習建築。
三觀的高度一致的兩人在生活上相互扶持,在事業上共同成就,回國後,更是共同編寫《中國建築史》。
後來林徽因說:「只有心靈相通的人,才有共鳴看人世間的潮起潮落;
只有靈魂相近的人,才能看到彼此內心深藏的美麗。」
和同頻的人在一起,是一種最好的滋養,兩人一路相伴,走過山高水長,活的豐盈富足,過得溫暖從容,成就更好的自己。
無論世事如何變遷,都能相處順心,久處不厭。
不同頻的人不能理解你的所思所想,也難以認可你的價值觀,相處起來註定會勞心費力,爭論不休,最後不歡而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