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早朝之所以叫早朝,就是因為它要求官員們,必須在凌晨四點之前到達。
在古代,進宮面聖的每一步都很關鍵,若是遲到了,輕則削官流放,重則會招來殺身之禍。
所以這些官員為了能夠及時上朝,必須在凌晨一兩點的時候就起床出發,住得更遠的官員,自然還要起得更早。
古代向來都是按資排輩,能去參加早朝的官員,很多都年事已高,平日裡跑得快一點,都能把他們累得氣喘吁吁,更不用說連續走上幾個小時的路程了,這對身老體衰的官員來說,實在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。
人際關係繁雜
有人可能說了,只要忍過了早朝時間,下了朝之後不就可以隨心所欲了嗎?
非也非也,身處波雲詭譎的紫禁城,要想獨善其身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就算放在現代社會裡,你下了班,難道就能和領導同事們完全斷絕聯繫了嗎?
在封建王朝這種特殊的背景之下,朝廷官員們下朝後,不僅要儘快處理皇帝下放的事務,還要在閒暇時間裡四處奔波走動,應付各種人情往來。
清朝末期,有個宮廷史官叫惲毓鼎,他在皇宮裡工作了十九年之久,還寫下了《惲毓鼎澄齋日記》,這本日記長達120萬字,詳細記錄了他在工作中的心得體會。
在惲毓鼎看來,每天上班上朝不算累,下朝了才是真的會要了他的命。惲毓鼎作為沒有什麼實權的史官,一不需要站隊,二不需要勾心鬥角。
可就算如此,惲毓鼎在下朝之後也有喝不完的酒局,吃不完的宴席,他曾在日記中寫道:
無日不有應酬,無日不有飯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