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按照年齡來講,譚延闓本應延後參加科舉考試,可當時的清朝統治已風雨飄搖,這也使得1904年的科舉考試,成為了大清王朝存續期間的最後一次科舉考試。
按理來說,憑藉著譚延闓如此優異的成績,他本應坐上狀元之位,可就在慈禧太后召見考生後,譚延闓卻與狀元之位失之交臂。
當時,在慈禧太后看到譚延闓後,便想起了譚嗣同,因兩人均來自湖南地區,且都姓譚,所以,慈禧太后便認定譚延闓和譚嗣同之間必定有著親緣關係。
基於這層關係,慈禧太后決定取消譚延闓的成績,讓第二名貢士坐上狀元寶座,畢竟她也不想朝廷中再出現一位「譚嗣同」,進而對她的統治地位造成威脅。
受此情況影響,譚延闓未獲狀元名號,但憑藉著此前的優秀成績,他也成為金榜及第之人中的一員。
儘管此次殿試結束後,譚延闓獲得了入朝為官的機會,但當譚延闓得知自己錯失狀元之位的真實原因後,便對大清王朝失望不已。當時,他也在心中暗下決定,終有一日要推翻這個腐朽破敗的清王朝,助力中國社會實現更好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