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:在對方看來,TA與你的關係並不匹配
你想結交貴人,通過朋友的親戚的朋友介紹,希望和貴人結個善緣;
你想認識圈內的大佬,通過同事的愛人的朋友介紹,希望幫你約個排期。
就算你準備好禮物,紅包奉上,依舊要在後面排著;
至於能不能排到你,多久能排到你,這事兒就說不準了。
你和異性相處,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?
相處初期:
對方也儘量試著跟你相處,跟你接觸,了解之後再做決定;
但你透露出來的姿態,釋放的信號,以及他對你有了基本的了解後,內心就有了決斷。
相處中後期:
對方是否回應你,是否接受你的約會邀請,就看你自己的價值。
他覺得,你們價值相差不多,旗鼓相當,自然會接受你的信號;
他潛意識裡認為,你們的關係並不匹配,自然會疏遠你。
成年人的潛台詞之一:
不回應,慢熱,冷處理和沉默,都是「婉拒」。
察覺到對方的有意疏遠,你就應該主動退出關係,如果再上趕著勉強對方回應你,那就是你的問題了。
難道你想聽到對方和你明說:
「我不想和你產生任何交集,請你別來煩我了。」
第三:你的路和對方的路不一樣
年齡的增長,意味著你周圍的關係越來越少。
這裡說的,是你能「隨時約出來的關係」。
想找人吃點喝點,一個電話就能叫出來;
想和人聊會天,消息發出去就能得到反饋;
想找人出去散散心,對方就會跟你一起。
這樣的關係只會越來越少。
因為你們都有各自的路,都會認識新的人,組建新的圈子。
你結婚後,和那些沒結婚的朋友就漸行漸遠了;
你有孩子後,和那些沒孩子的也變遠了;
你事業有成,收入家庭婚姻都滿意,那你周圍的人就更少了。
人和人的路並不一樣。
約不出來的關係,就說明你和對方走在不同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