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代「鞋王」隕落!6000家門店全部關閉,190億市值跌剩3.5億!

2023-06-15     呂純弘     反饋
2/6
(陳賢民)

張家是製鞋世家,潛移默化中張文儀習得做皮鞋的好手藝,喬志公司就順理成章做起了鞋類代工生意。

當時,台灣的製鞋業已連續發展30年之久,產業鏈完善,勞動力低廉,全世界的知名鞋企都跑到台灣找代工,搭上時代快車的喬志公司如魚得水。

但台灣市場畢竟太小了,追隨台商搶占大陸場的新浪潮,陳賢民和張文儀於1987年跑到香港建立了犽凝集團,這就是達芙妮的前身。

隨著鞋類代工業務風生水起,陳賢民和張文儀的野心也越來越大,不再滿足於僅僅做一家鞋類代工廠,於1990年創建了自有品牌達芙妮,並將工廠搬到了福建莆田。

雖然創立了自有品牌,但前期達芙妮主要做的是批發生意,即將滯銷庫存尾貨賣給大陸代理商,從中賺取一定的差價。

很快,批發生意的劣勢就暴出來了:一方面,代理商傾向銷售利潤空間最大的產品;另一方面,銷售主導權被代理商牢牢掌控,達芙妮的庫存風險不斷放大。

隨後,在張文儀的主導下,達芙妮由原來的批發商逐漸轉型為零售商,張文儀又開始帶著達芙妮在全國各地開設直營門店,並通過加盟模式持續擴張規模。

當時,大陸改革開放十多年,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,對美的渴望不斷釋放,發源於台灣的達芙妮,代表著前衛和時尚,價格也不算貴,正好滿足了年輕人對美的追求。

就這樣,達芙妮成了年輕人的心頭愛,公司營收也跟著水漲船高。抓住時代契機的達芙妮母公司犽凝集團,於1995年在香港順利上市。

三伴隨達芙妮的知名度越來越高,公司內部的控制權爭奪也愈演愈烈。

張文儀帶領的市場部門在達芙妮的話語權不斷提高,和姐夫陳賢民的衝突也越來越多,甚至在董事會上也針鋒相對。

為了達芙妮的平穩運行,陳賢民於1998年退出了公司管理層。不過,張文儀的好日子也不長久,因為只注重市場營銷,忽略了產品設計與質量問題,達芙妮的銷量出現下滑趨勢。

隨後,因為一筆1500萬美元的到期借款還不上,張文儀被迫離開了公司管理層,董事會不得不請回陳賢民主持大局。
喬峰傳 • 8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5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9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4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1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98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畢姣宏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3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55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2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1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13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680次觀看
喬峰傳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2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720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