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.
前不久在微博看到一個話題,博主說她在高中的時候,喜歡一個學長。這個學長成績很好,物理更是長年斷層第一。
博主一直以為她喜歡的是學長這個人本身。直到長大後回頭看這件事,才發現,她其實並不喜歡這個人。
她只是希望自己也能擁有像對方這樣的才華和能力。也能像對方這樣每次考試只要正常發揮,就能穩居年級前幾。在萬千同齡人中脫穎而出。
說白了,她只是慕強,羨慕對方,僅此而已。
意識到這點之後,她就不再像以前那樣把所謂的「理想型」掛嘴邊了。因為她已經知曉,「行動力強、情緒穩定、凡事動手做必須負責認真,堅持到底。」這些優秀品質實際上不是對另一半的渴望,而是對自己的要求。
每個人對自己都或多或少有需求,但很多時候因為我們自身能力有限,無法滿足自己,於是便把心力向外延伸,尋求外人的支援和滿足。
而當有那麼一個人,恰好在合適的時間地點出現,又不偏不倚地回應了你,滿足過你在某些時刻的渴求,你就會自以為是地覺得自己遇到了天命救星,從此上頭、喜歡、沉淪,不可自拔。
哪怕對方只是秒回了你幾次消息,點贊過幾次你的朋友圈,或者主動聯繫過你幾回,你都會認為這是他在向你釋放友好信號,他也想吸引你。
他身上是否真的如你初見時那般閃耀,是否真的擁有那些你長久以來所渴望卻求而不得的東西,其實有待商榷。
因為你當時是隔著迷霧看向他,你看到的一切或許只是他想讓你看見的。又或許經過層層迷障的渲染,你眼中的期翼和光芒給他打了美燈光,才讓他看起來那麼非凡夢幻。
像很多小說中的男主角,他所擁有的一切才能、浪漫、多金、正常,都不過是女性作者的意識產物。
你被他吸引,喜歡他,是因為你在他那裡看到了自己身上缺失的那部分。你以為靠近這樣的人,你就會成為這樣的人。
啊…可笑又可嘆。
原來在很多時候,我們愛上一個人,愛上的可能不是這個人本身,而是理想中的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