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以很愛一個人,卻仍要接受他不會時刻陪伴在你身邊,經常缺席你的生活,甚至已經淡出你的世界這個事實。
這是今天讀到一本書的時候,我耳邊反覆響起的一段話。
書里的女主角自從愛上一個叫做A的男人之後,等待就幾乎成了她生活的全部。等他的電話,等他上門見她,或者等他約她出去。
等待他的過程中,她像往常一樣過日子:去超市,閱讀,批改作業,把衣服送到洗衣店,跟朋友相約吃飯……
她按部就班地重複著這些日常,卻無法再跟以前那樣沉浸其中,因為無論在做什麼,都會下意識聯想到A。
在街上的行人中看到跟A相似的人,或是身形、或是長相、或是某個罕有的特徵,她不會為之雀躍,反而覺得這是對A的一種冒犯和僭越。
A離開的時間越久,她對他的執念和渴望就越強烈。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,只有與他相關的話題,才能勉強引起她的興趣。
諸如A的國家、工作、去過的地方、童年時代的經歷。除此之外,她對一切都不聞不問,甚至於連自己的生死都想置之度外。
她覺得自己對未來唯一的期盼,就是在下次跟A打電話的時候,確定他們見面的時間。
而為了等待這通電話,她會儘量減少外出,以及其他不必要的活動。連家裡的吸塵器和吹風機,她都不太敢使用,生怕它們的聲音會阻斷來鈴聲。
當A和她確認好上門時間,從掛掉電話後她就開始梳洗打扮。每次見面都要從頭到腳更新自己,爭取每回都穿不同的衣服,戴不同的耳環,配不同的長襪。
就像她長久以來為維持這段關係所做出的努力那般,她希望在他面前可以永遠保持得體鮮亮的形象,給他耳目一新的歡快感。
可不管她的新裙子多漂亮,新襯衫和新皮鞋多精緻,他的目光停留其上的時間都不會太長。與此同時,他也不太關注她的事情,哪怕是他們之間共有的聯結或差異,他也不怎麼放在心上。
他不停地赴約,去見她,與其說是出於對她的愛,不如說是為了排遣孤獨,緩解壓力,抑或是更直接的,釋放自己的需求和慾望。
她對此心知肚明,卻還是不可控地對他衍生出更多的期待。一次次憧憬等候著他的到來,並妄想這種現狀能永恆地持續下去。
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這樣的愛,在書里,作者是這樣寫的:「在區域快鐵、地鐵、等候室,所有允許我神遊的地方,只要一坐下,我就進入了有A.的夢幻。」
而只要想起A,她就會感受到一種生理上的快感。就好像因為回憶,因為不斷重現和A在一起的點點滴滴,從而給身體和靈魂帶來一種歡愉。
讀到這段情節,我感覺蠻震撼的。
一定是愛慘了一個人,才會在想起他的時候,僅憑回憶就能滿足想要即刻擁抱他,觸碰他的那種如饑似渴的得到和叫囂。
仿佛只要他來過,只要他早晚會再來,所有的等待都可以忍受,所有的煎熬都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