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提醒:腸道里若長了息肉, 上廁所時或有4個提示

2025-02-21     劉奇奇     反饋
1/5
醫生提醒:腸道里若長了息肉,上廁所時或有4個提示

老張是一位退休教師,平日裡熱愛散步和下棋,身體看上去一直很健康。最近幾個月,老張發現自己在上廁所時總是有點異樣。起初,他覺得大便時有些出血,並未在意,以為只是吃了什麼上火的東西。但漸漸地,他發現自己的大便形狀發生了變化,變得又細又長,還伴有不規則的腹痛和腹脹。老張有些擔心,決定去醫院檢查。

在醫院,醫生建議他進行腸鏡檢查。結果顯示,老張的腸道里長了幾顆息肉。醫生告訴他,幸好發現得早,否則這些息肉有可能惡化,甚至可能發展成腸癌。老張這才意識到,腸道息肉雖然看似小問題,但如果不及時發現和處理,後果可能非常嚴重。

什麼是腸道息肉

腸道息肉是指生長在腸道內壁上的贅生物,通常是由腸道黏膜異常增生形成的。息肉可以分為多種類型,包括腺瘤性息肉、增生性息肉和鋸齒狀息肉等。其中,腺瘤性息肉最具癌變潛力,因此需要特別注意。

腸道息肉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,很多人在體檢或腸鏡檢查時才偶然發現。然而,當息肉逐漸長大或數量增多時,可能會出現一些警示症狀。例如,大便出血、排便習慣改變、大便形狀異常、腹痛或腹脹等。這些症狀往往容易被忽視或誤認為是其他常見的腸胃問題。

大便出血

大便出血是腸道息肉的一個常見症狀,特別是在息肉表面受損或破裂時,血液會混入大便中。血液的顏色可以是鮮紅色,也可能是暗紅色甚至黑色,取決於出血部位和血液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。儘管大便出血也可能是由痔瘡等其他原因引起的,但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,尤其是沒有明顯的誘因時,就應該引起重視,並儘快進行腸道檢查。

大便形狀變化

腸道息肉長大後,可能會影響腸道的正常通道,使大便的形狀發生變化。常見的變化包括大便變細、變長,或出現不規則的形狀。這是由於息肉占據了腸道的一部分空間,使得大便在通過時受到擠壓和阻礙。如果發現大便形狀長期異常,建議及時就醫,進行詳細檢查。

排便習慣改變

腸道息肉還可能導致排便習慣的改變,包括排便頻率和時間的變化。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的情況,或者排便時感到不完全、不暢快。這些變化往往是由於息肉對腸道功能的影響,導致腸道蠕動異常。如果排便習慣突然發生變化,並且持續時間較長,應該引起警惕。

腹痛或腹脹
1/5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