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毛曉青,居住在貴州一個五線小城市。
臘月初十,老公饒永輝告訴我公婆殺豬,叫我們去吃泡湯。我和我媽聊天時提了一嘴,她叫我去婆家稱兩個肚子,除夕燉新鮮筍尖吃。
我打電話給公公,叫他們把豬肚子留給我,我要拿去給娘家,他們爽快答應了。
當我們趕到時,豬已經修好了,正在搬運回家。家裡的親戚都被喊來吃飯,大姑姐,小姑子全家、我們一家都來了。
吃完飯,老公還在喝酒。我就和兩個姑子就去找公婆拿肉。大姑姐要兩隻豬腳、小姑子則要豬頭、我要豬肚子,然後先開車給我媽送去。
當我把東西裝上車,返回婆家去辭行,卻聽到他們在堂屋講我的名字。
我很好奇,就放慢腳步,聽到婆婆說:「你們兩個是我生養的,這次豬肉錢就不要了,算是我送給你們的。但你弟媳婦拿的兩個豬肚子,我必須要她開錢。50元/斤,你們千萬不能讓她知道……」
大姑姐有點為難:「媽,你這樣做不太好吧?要開大家一起開,要送一起送。不能一個送一個開錢,如果讓曉青知道了會生氣的。」
「生哪門子氣,我養的豬,我想賣給誰想送給誰,難道還決定不了嗎?」婆婆居然發火了。
我聽了,心裡五味雜陳,之前發生的一些事情也重新浮現在我眼前。
當年,我和老公結婚時,我媽不同意,說是家裡有兩個姑子相當於多了兩個婆婆,非常難纏,但我覺得饒永輝處理問題有自己的立場,不是偏聽偏信之人,很多時候都是站在我的角度。
婆媳矛盾家家都有,關鍵看男人的態度,所以還是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。
結婚後,婆婆除了坐月子我們同住外,在一起的時候並不多。況且她在我月子期間的照顧也還算盡心盡力,月子坐完後,我就一邊開店一邊帶孩子。
公婆一直在農村種地,他們養了很多雞鴨,豬牛。每年春節他們就會把豬,雞殺了,做成干臘肉臘腸,然後分三份,兩個女兒一份,我們一份。
我們知道公婆勞作的辛苦,每次回去,我都會把錢悄悄地放在房間枕頭底下。
一家人的人情來往開支,在拿錢上我們從不含糊。我也一直覺得,這就是我們做兒女的責任。
為此,老公還抱怨,說公婆靠賣土裡種的莊稼、自家養的家禽賣的錢都花不完。他們還摳,做兒女的去拿點還要出錢,真是算盤打到自己人身上了。所以,我一直以為大姑姐、小姑子從婆婆家拿東西也都是開錢的。
在門外等婆婆說完,我若無其事走進去,問婆婆豬肚子多少錢?婆婆爽快地說:「50元一斤,別人買我喊60元/斤。過年了,豬肚子緊竅得很,要不是你們要,我早拿給村裡的老李了。不信你去村裡走走,看他們是不是都賣這個價。」
我於是拿了400元給婆婆,她接過錢,拿手在圍巾上抹了抹,麻利地點了點,利索地放進了棉衣裡面的口袋。
想著剛剛聽到的,我就打算等老公一起走。接著我溜達著到了村頭,有兩戶人家還在殺豬。
我走過去問價格?他們看了看我,說,如果我還買肉,給30元一斤。如果只要豬肚子,35元一斤。
我以為自己聽錯了,又問了一遍。
那人笑著說:「現在年邊,農村在家裡的都有豬殺,且都是鄉里鄉親,都是這個價。"
我猛然想到婆婆說的如果不是給我,給別人要60元一斤,真是宰我沒商量。
我才明白,婆婆隱瞞了很多事情,也想到兩個姑子拿的那肉。
於是,我打了個電話給老公的姐夫,故意問他們那兩根豬腳夠不夠吃。沒想到,他們的回答讓我大跌眼鏡。
說夠了,因為岳母每年都送給他們很多臘肉,從不收一分錢。今年也不例外,岳母還說了,那豬腳是先給他們,臘肉做好後再給他們送去。接著感嘆道,自己真幸運,遇到這麼好的丈母娘,每年光給我們的臘肉都值幾大百呢,還不算雞鴨和雞蛋……
我又打電話問老公妹夫,他的答案和姐夫的如出一轍,一直感嘆娶個媳婦,連帶還得了不少岳父母的好處。
聽著兩個姐夫的話,我又想起那些往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