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富不過三代,中國這個家族卻富了13代,歷經400年興盛不衰

2025-05-12     花峰婉     反饋
1/3
【前言】

鞏縣在中原那旮旯,從古時候起就是個好地方。這地方雖說沒啥大名氣,可也出了好些個大家族。當中啊,昌盛了三百多年的康氏家族,那可是當地的一個傳奇。

【一、起源:飯店之家立底蘊】

據說,康家的老祖宗本來是山西的。明朝剛開始那陣兒,連年打仗,中原地區人口大幅減少。為了安頓流民,朱元璋下命令讓大批人遷到河南。康家的祖輩就跟著大部隊,從山西到了鞏縣這塊地方。

剛來這兒的時候,先民們對新環境還不適應。康家老祖瞅准機會,在洛河岸邊開了個小飯店,先把肚子填飽再說。他琢磨了半天,最後店名就定成「康家飯店」。畢竟,他們在這兒安了家,和鞏縣的命運緊緊相連,就這麼一個「康」字,也能顯示自家的門面。

老祖這人特別樸實本分,他用自己的行動和話語教導子孫後代,一定得誠信經營,不能騙顧客。康家飯店就因為這好口碑,慢慢在本地出了名。鎮里的百姓閒了就來吃碗餛飩麵,邊吃邊嘮些家裡的瑣事。老祖雖然不認字,可他眼光好,能看清一個人的品行。

碰到實在又真誠的顧客,他老是熱情款待,可對那些騙子小人,他就翻白眼。時間一長,老祖的名聲到處都知道了,好多正人君子都衝著他來,康家飯店的買賣越來越紅火。

就這麼著,康家飯店傾注了五代人的心思,從一個小攤販變成了頗具規模的客棧。雖說買賣紅火,可康家人沒變得驕奢,還是過著節省的日子。他們把更多功夫花在書本上,盼著哪天能改變處境。老祖的兒子康問天特別好學,白天在店裡幹活,晚上就在書房看書。鄰居家的孩子也總找他當老師,康問天來者不拒,免費教他們認字念書。時間一長,「康老秀才」的稱呼就叫開了,大家更佩服康家老老實實做事的風格。

【二、發跡:一官高於一官】

在明朝中葉的時候,康家開始嶄露頭角。那時候,康紹敬科舉考中,當了地方官。他當官的時候不顧他人反對,使勁發展本地的水運交通和鹽業買賣,還把稅收徵收制度給改了,乾得挺不錯。

有了這當官的背景,康家就能理所當然地去做買賣了。家裡其他人都一股腦地出來,都去經營綢布、絲綢這類東西。沒多長時間,生意做得特別紅火,康家的名聲也起來了,在鞏縣算是有了點名氣。

鎮里有好幾家大商號總跟康家打交道,因為生意上的事兒,關係越來越近。有一回聚會,幾家管事的說起官場上那些不公平的事兒。康紹敬笑著講:「當官不容易,做買賣更難;想體體面面地做生意,還得靠官場那一套。」大夥聽了恍然大悟,都爭著討好康家,盼著借他們的勢力把生意做大。
1/3
下一頁
奚芝厚 • 30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44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2K次觀看
福寶寶 • 52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0K次觀看
喬峰傳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38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5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8K次觀看
花峰婉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19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9K次觀看
奚芝厚 • 3K次觀看
呂純弘 • 6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5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14K次觀看
舒黛葉 • 24K次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