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生提醒:腸道里若長了息肉,上廁所時或有4個提示
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,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統稱為息肉,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,男性多見,以結腸和直腸息肉為最多,小腸息肉較少。
息肉較小的時候,沒有症狀表現,通過檢查才能查出來,息肉較大時,患者會出現下墜感、大便帶血等症狀。
腸息肉有惡變的可能,因此一旦確診,最好積極的進行治療,治療的時候先要進行在鏡下摘取息肉進行病理活檢,確診息肉是否有癌變的可能;如果無癌變,可以使用微創療法進行摘除。
如果發現癌變,適用安氏保肛術進行治療,既能祛除癌變組織,又能保住肛門正常功能。
01
腸息肉是如何出現的?
慢性炎症刺激:慢性炎症反覆刺激腸道黏膜,導致腸道黏膜出現損傷,隨著細胞不斷凋亡、增生,會形成腸道異常增生的息肉。
遺傳因素:臨床上大約有10%的腸息肉患者伴有家族遺傳性疾病,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,因為多發性的腸息肉容易造成癌變。
飲食因素:長時間進食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熱量、低粗纖維的食物,容易造成息肉發病,因為這些大量的食物攝入後,會增加胃腸功能負擔,從而形成大量乾結的糞便,使糞便不能較快的排出體外,對腸道黏膜造成反覆刺激,這也是形成息肉發病的重要誘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