靜息心率是心血管病因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的獨立預測因素。
現有的研究還發現,隨著年紀增大靜息心率上升也是需要警惕的信號。
一項長達 25 年的追蹤研究發現,88.4% 的人在 52~76 歲之間,保持靜息心率穩定或略下降。
而剩下近 10% 的人,靜息心率出現了略微上升或快速上升,這群人患心衰的風險高出心率略微減慢的人 65%,全因死亡風險高 69%!
其二,持續地心率過快,本身也會增加心臟的負擔,讓這個機器更快報廢。(注意:這裡並不是指運動等主動行為中的心跳加快哦
研究發現,靜息心率升高可能會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,進而引發心肌疲勞。
此外,還可能通過增加心肌需氧量和限制冠狀動脈血液供應,誘發心肌缺血。甚至可能增加血管斑塊的易損性,使其更容易發生侵蝕和破裂。
這一點更早是在恆溫哺乳動物中發現的規律:平均心率較慢的哺乳動物往往比心率較快的哺乳動物壽命更長。